< ">


從荒野新竹分會出發

 

因為荒野新竹分會環境守護培力營的邀約,希望我用單車浪遊的精神帶一趟新竹水文。

8/6梅花颱風沒有進來台灣,使得我們的活動還可以順利進行,

我們分成兩組,一組探訪客雅溪,一組探訪汀埔圳,

繼上次 李丁讚 老師的課程之後,我想要跟著去看汀埔圳這組,

沒想到就在身旁熟悉並且每天行走的路線,用不同的目的也可以走出不一樣的經驗,

在這過程中,我們意外發現汀埔圳這條灌溉水圳,

我們每天看到的豐沛水量居然是100%是由家庭污水所造成,

原本看到這樣的水量我在想應該是家庭廢水混合溪水所造就的汀埔圳,

想不到居然全部都是家庭污水,並且經過我們的訪談,

當地居民不得已用這樣的水灌溉時,他們有一套自圓其說的說法,

使得他們吃的菜都用這樣的水種出來的,天呀!好噁心。

       

 

 

 


東山溼地的老奶奶說:這個水池的水從汀埔圳引過來,只要放進青蛙跟於都會死掉,

老奶奶覺得這條水圳很臭,很希望加蓋,不過個人認為這有點鴕鳥心態就是。

 

 

東山溼地是我們的起點,如果是我來帶,那我一定會帶大家往下游走,

但是給大家決定,所以大多數的人想要溯源,

很有趣,溯源似乎是人的本性,會想要去探究水的源頭,

這也是環境教育可以運用的地方,也許下次直接到香山農田,然後從那裡回溯水源頭。

 


我們往上游走沒多久就遇到一群綠水里的環境志工,以棒在跟他們聊天。

 


因為小叮噹冰店的老闆娘提供紅茶給社區志工喝,他們還請我們喝紅茶,

也使得我們將分享地點改到小叮噹冰店。

 


我們在水圳旁的步道悠哉慢行,心情輕鬆、放慢腳步,我們是出來玩的。

 


樹上有蓮霧,引發小時候常在樹上玩耍的月靜爬上護欄

 

 

這時候非常熟悉汀埔圳但卻被我「禁語」的月靜,這時候暗示我們該往前下游走了,

再上去沒什麼好看的,但就在意靜的好奇心下,我們又繼續往前探訪。

 


我們看到汀埔圳進入工研院,於是我們只能在工研院的圍牆前遙望汀埔圳,

之後又往清大西門去看看另一頭的水系。

 


我們依著水系進入一條從未走過的小巷道,卻看不到水圳,原來有一段潛到地下。

在那個區域有兩條水圳,我們按照過去的經驗,幾乎自己認定必定在工研院匯流,

並想將疑問留在這裡。不過這時候,早已經被激發的好奇心延儒及彥玟,

還不死心的鑽到小巷裡頭到處問人,還問到一個每次遇到大雨就會淹水的區域,

居然就在清大附近(還算市區)。

延儒是清大大二學生,因為時間都無法配合的他是第一次參與培力的活動,

但這次狀況外的他卻給了這群老培力夥伴很大的啟發。

因為延儒及彥玟的棄而不捨,大家決定尋找這一段的問號。

之後在工研院的圍牆外找到匯流口,並且發現一個非常重要的狀況,

汀埔圳流進工研院的水道幾乎是斷的,如果不是下大雨汀埔圳上游的水根本流不進工研院,

這個發現就連長年關注汀埔圳問題的月靜都不知道,

也就是說汀埔圳源源不絕的水流居然都是家庭污水,想到這一個情形更覺得噁心了,

因為我知道新竹香山地區的的農田都是用汀埔圳的水來灌溉的,真誇張!

之後為了將汀埔圳接起來,我們跟工研院的警衛協調一下,請他給我們看一下水圳,

看到時很多人高興的大叫出來,因為我們將前後關係完整的接起來了。

 


早上出發時,我告訴大家要用遊玩以及探索的心情探訪新竹水文,千萬不要太努力,

所以中午時間我們進到新竹中學,找一個涼爽的樹下睡覺,睡起來時還有點冷。

 

當我們繼續沿著水圳往下游騎時,我們發現水流量比早上多很多,

這時候我們非常瞭解到底發生了什麼事,因為早上用水的人少,

隨著時間越晚汀埔圳的水流量越多,好噁心!

 


這水圳的水臭到不行,並且有一堆孓孓在水面上扭動,

這是台灣,只在意表面的繁華不管跟人體健康的水源。

 

 


我們走過一條口琴橋,巧遇一位在下方種菜的先生,

我們好心的告訴他我們所見的結論,但他用他的方式解釋如何判斷水源乾淨以及如何使用它,

並且告訴我們這個口琴橋以及走地下的水道都是日本人設計的工程。

 


他說日本人做的工程非常堅固,敲了很久才裝好一個水龍頭,準備引用口琴橋的水來灌溉菜園。

 


會合的時間快到了,這次只能停在汀埔圳跟客雅溪的匯流處,下一段只能等下一次再出來探訪。

今天這樣一天只騎了6km,但大家都覺得收穫很大。

 

 


結束後我們照例分享

 

 

談到議題會喜歡的人並不多,但是我們又很希望大家瞭解自己周遭正在發生的事,

所以如何用有趣、吸引人的方式看引領人們關心生活周遭的變化就是一大挑戰,

這也是我想將單車浪遊的精神帶入環境議題的緣起。

 

延儒就是一個有趣的例子,沒有相關關心環境的背景,

但經由這樣的活動卻激發他的興趣,

因為這裡頭有探索在地的因子、有運用尋找水的源頭所激發的好奇心、有當地訪談,

瞭解人對於水的態度,用另一種尋找水文的方式走過去熟悉的路線,

很多過去不曾經過的小巷子會出現,因此對於原本熟悉的區域看法會更不一樣。

我覺得談議題不用一下子就想要做出什麼,有時候回到一個人的基本需求看事物會更不一樣,

所謂基本需求像是對世界的探索、好奇心、遊戲、旅行、交友等等,

從這些引發對環境的認識之後,很多事就會水到渠成。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綠耕生活 的頭像
    綠耕生活

    綠耕生活

    綠耕生活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7) 人氣()